爱游戏攻略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手游资讯 >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的时候,杀了那么多功臣,为什么不敢动徐达?(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是真的吗?)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的时候,杀了那么多功臣,为什么不敢动徐达?(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是真的吗?)

游宝
一,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的时候,杀了那么多功臣,为什么不敢动徐达?宁可相信白日见鬼,也别相信说书人的那张嘴。戏说皇帝是中国传统戏曲、评书惯用的技巧,为了增强故事性,戏曲、评书中的皇帝大多以“昏君”的形象出....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的时候,杀了那么多功臣,为什么不敢动徐达?

一,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的时候,杀了那么多功臣,为什么不敢动徐达?

宁可相信白日见鬼,也别相信说书人的那张嘴。


戏说皇帝是中国传统戏曲、评书惯用的技巧,为了增强故事性,戏曲、评书中的皇帝大多以“昏君”的形象出现。作为大明帝国开创者的朱元璋,在传统戏曲、评书中备受青睐,难逃被戏说的宿命,而“火烧庆功楼”更是朱元璋作为“昏君”的代表作。


“火烧庆功楼”又被称为“炮打庆功楼”,朱元璋在应天府登基坐殿后,整日里心神不宁,即担心手下大将们谋朝篡位,又担心他们揭自己的老底,尤其是自己六个结拜兄弟。


朱元璋最潦倒时,在陆家庄七雄结拜,老大武殿章,胡大海行二,老三汤和,朱元璋排老四,邓愈是老五,常遇春行六,老七郭英。这些人对朱元璋知根知底,不除掉他们,朱元璋寝食难安。



为了一劳永逸解决这些心腹大患,朱元璋订下一条“绝户计”。


朱元璋召集天下的能工巧匠,在应天府南门外修筑了一座的庆功楼。整座楼美轮美奂,雕梁画栋,用得全是最上等的木料,没用一根铁钉。


其中一部分木料中间被掏空,装进了大量的火药。


朱元璋的所作所为,能瞒得过别人,却瞒不过料事如神的刘伯温。


刘伯温知道朱元璋是真命天子,天意不可违,但刘伯温又不愿稀里糊涂的死在庆功楼,于是他找到朱元璋,借口自己年老体弱,要求告老还乡。


朱元璋巴不得刘伯温早些离开,没了这个智多星,炮轰庆功酒的计划就更万无一失。


刘伯温告老还乡,其他将领都是出于礼貌,送出城门后就打道回府了。只有大元帅徐达,送了一程又一程。


刘伯温屡次劝徐达留步,不要再送了.可徐达执意不肯,因为他心里有个疑问,现在天下初定,正该享受荣华富贵的时候,可足智多谋的刘军师为什么要离开呢?


刘伯温被徐达的真诚感动,却又不能泄露天机,只能很隐晦的告诉徐达:三月初三万岁在庆功楼大宴群臣,无论如何,徐元帅也不能离开万岁半步。

徐达有些莫名其妙,还要多问,刘伯温已经走远了。


三月初三,朱元璋在庆功楼大宴群臣,酒过三巡,朱元璋借口更衣下楼去了,徐达见状,紧跟在朱元璋身后离开庆功楼。


朱元璋问徐达要干什么。


徐达说他担心有人行刺,特来保驾。


朱元璋加快脚步,想甩开徐达。但徐达记住刘伯温的话,一直紧跟朱元璋。


朱元璋一口气跑出三里多远,就在这个时候,庆功楼方向传来一声巨响,庆功楼笼罩在一片火海中,满朝曾经和朱元璋出生入死的功臣,都被炸的粉身碎骨。


直到此刻,徐达才知道自己侥幸逃过一劫,他即心疼在庆功楼死去的功臣,又恼恨朱元璋心狠手辣,便抽出宝剑要杀朱元璋。


朱元璋跪在地上苦苦哀求,不但封徐达做了九千岁,还给了徐达一柄铜锤,上可打君,下可打臣,皇上脑袋管三分。


事已至此,徐达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接受册封,饶过了朱元璋。


当然,火烧庆功楼只是一个传说,朱元璋最后也没有饶过徐达。


徐达的妻子谢翠娥,一家男女老少都被朱元璋斩草除根,谢翠娥也被朱元璋乱棒打死。


朱元璋向来疑心重,他担心徐达为妻子复仇,除掉徐达也就顺理成章的。

二,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烧死了哪些大将

“火烧庆功楼”源自于小说《大明英烈》,属于民间传说,并且完全不可信,我可以负责的告诉大家,里面的内容都是假的!之所以大家对这段奇谈怪论耳熟能详,除了人们心中天然的八卦心理外,就是因为这个故事被著名评书大师单田芳播讲过。

90年代网络还很落后,普通群众的知识水平也非常有限。那时候大家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打开收音机,听听评书相声,既方便又有趣。而火烧庆功楼的故事也就被广泛传播开,并被大众接受了。

一部小说

化明朝,尤其是对开国皇帝的污蔑是清代的一贯做法,而火烧英雄楼最早就起源于清代。

故事里面朱元璋因为猜忌勋贵们终有一天要篡夺他的江山,所以不惜痛下杀手,一把火将所有开国功臣尽数剪除,只有徐达、刘伯温、汤和等人幸免于难。故事里面运用了真假交替,虚实出现的手法,以期能够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徐达等人确实都是自然死亡,其他人大多数也是被朱元璋杀死的,但是火烧英雄楼根本不存在。历史记载,大明开国文武百官中,没有一个是被烧死的!

满纸荒唐

编故事的人其实也不具备多高的文化素质,尤其对朝堂斗争了解的很肤浅。火烧英雄楼的戏码是不是特别像黑帮火拼呢?我们小时候看过的香港黑社会题材电影中,经常会出现一方把另一方骗到某个地方,然后埋伏一群杀手把对方尽数干掉后潇洒离去,完全不用管有没有警察或者对方家属会不会闹事。这些情节是不是和火烧英雄楼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试想一下,假如皇帝本人都不守法,直接搞暗杀的话,那这个国家不就乱套了?朱元璋能把自己亲手建立的国家搞乱吗?这不扯淡么?

除了这一点外,无缘无故杀害功臣勋贵,会让天下人侧目,皇帝是最在乎脸面的,他才不想历史中记载自己阴谋杀害了一大批臣子呢。况且这么做还会让天下人心寒,进而失去民心,作为一代明君,朱元璋除非脑子抽了,不然肯定不会这么做。

阳谋杀人

法律的最终解释权在皇帝手里,他想杀人用国法明正典刑就可以了,搞阴谋就太low了。哪个勋贵还没犯过错呢?网开一面也行,严肃处理也可,不都在皇帝一念之间吗?给对方扣一个贪污、谋反的罪名就够名正言顺杀他了,何必弄一出火烧英雄楼的戏码呢?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么。

历史上朱元璋绝对是最狠的皇帝,死在他手上的文武百官足有3、4万人,其中不乏李善长、蓝玉、傅友德等名臣名将,为此朱元璋还特意成立了锦衣卫专门负责抓捕这些勋贵。这些被处死的大臣们,每一个都有清晰的罪名和罪证,他们要么是参与了谋反,要么是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杀人、强盗等行为。这是典型的阳谋,依据国法杀人,杀得你没脾气,这就是皇帝手段!

善终需要具备的素质

明初能得到善终确实很难,据我所知,特别出名的武将里,只有徐达和汤和有此殊荣。他俩是很早就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淮西旧将,不但忠心耿耿,更难能可贵的是非常低调,从来不惹是生非。这就是他俩能够在如此严苛暴戾的皇帝眼前,最后善终的法宝!

小说演义中徐达背后生疮,朱元璋故意让他吃烧鹅而毒发去世的。这明显经不起推敲,我从没听说过吃烧鹅能死人的事,而且这里面又犯了那个低级错误,又是搞暗杀,这根本不是皇帝的手段,更像是接头混混的伎俩。

朱元璋不敢动徐达?

题目问朱元璋为什么不敢动徐达,其实这个结论根本不成立。朱元璋当时是乾刚独断的状态,不存在不敢动谁这种事情。

徐达是大明建立过程中的第一功臣,北伐中原的统兵元帅。在当时满朝文武中确实举足轻重,门生故吏遍布朝野。但徐达很低调,从不结党营私,更不会纵容家人胡作非为,所以朱元璋对他比较放心。

朱元璋本人就非常善于打仗,毛主席曾经评价,古代帝王里论打仗水平,李世民第一,朱元璋第二。毛主席也是杰出的战略大师,四渡赤水简直是神来之笔;北上抗日,以陕北为根据地的大方略充分显示了他高瞻远瞩的眼界。朱元璋能得到毛主席这么高的评价,足以说明他的水平很高。因此我们知道,朱元璋的统兵征战能力很强,一点也不弱于徐达等人。所以尽管后面的大战都是底下人去打的,但是军中威信最高的还是朱元璋。建国后,军队是牢牢掌握在朱元璋自己手中的,哪个元帅也不敢和他对刚,因为完全没有胜算。

结语

类似火烧英雄楼这种故事其实还有很多,比如宋太祖的斧声烛影,比如雍正皇帝的篡位诏书,再比如宋仁宗的狸猫换太子。这些都是民间传说,里面说的有鼻子有眼,非常形象生动,就跟他们亲眼见到的一般。但其实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这里面漏洞很多:赵匡胤武将出身,功夫了得,赵光义是个文人,纨绔子弟,他怎么敢刺王杀驾呢?周围的宫女太监也不管;雍正那个什么“传位十四皇子”的故事就更扯了,首先诏书是满汉双语的,根本没法改动,其次当时雍正是亲王爵位,其他的皇子连郡王都不是,这不明罢着康熙要传位给雍正么;狸猫换太子就更不靠谱了,真当宋真宗是傻缺吗?

火烧英雄楼看看就好,权当娱乐,千万不要当真。《大明英烈》也好,《隋唐演义》也罢,都是非常有意思的评书作品。但是演义就是演义,并不是正史,里面虚构或者完全篡改的桥段很多。

三,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烧死多少人

评书八九十年代是一种娱乐节目,真的经不起推敲。别的不说 就说每次发兵 都会咚咚咚三声号炮,不管是那个朝代都有,就连封神演义也是这样 火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仔细想想

四,历史中的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是什么样的

谢邀,我是沧海拾珠录。朱元璋从来没有火烧过庆功楼。真实的历史里就没有“庆功楼”这个楼,又从哪里来的火烧?火烧庆功楼是民间的传说,演绎。自古以来的帝王想诛杀臣子无一不是靠罗织罪名而实施的,就连宋高宗赵构诛杀岳飞还给安了个“莫须有”的罪名呢。只有这样才能彰显他为政的合法性和正确性,否则无法向天下臣民交待。怎么可能出现公然放一把火就把功臣们都烧死的戏剧性方式呢?朱元璋诛杀功臣是靠“胡惟庸案”、“蓝玉案”、“空印案”等一系列案件实施的,而且不少被诛杀的功臣也确实罪有应得,确实触犯了法令。当然,这里面被枉杀的功臣也有。


影视剧中的朱元璋

徐达死于疾病,并不是朱元璋不敢动徐达。关于徐达的死,明朝学者徐祯卿在《剪胜野闻》中有过一段记载,后来被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转述,并冠名:“赐以蒸鹅,疽最忌鹅”,从此“徐达吃蒸鹅而死”,间接表现出朱元章阴险毒辣的说法,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明史》的确记载了徐达死于背疽,但也没有提及“朱元章赐蒸鹅一事”,《明史》为清代人编纂,明、清本为对立的政权,如果真有“送蒸鹅”一事,编纂《明史》的张廷玉等清代人完全没必要替朱元章隐瞒。真实的徐达虽然为大将,功勋卓著,但是一生安分守己,从不结党亦不逾矩,他的子孙也没有因为是皇亲国戚而骄傲蛮横、违法乱纪的行为,朱元璋没对徐达产生过猜忌。至于“徐达吃蒸鹅而死”纯属扯淡,就算蒸鹅是“发物”,患病的人吃一只鹅也不至于就能吃死人。如果仅仅因为吃了一只蒸鹅就死了,那也只能说明他病入膏肓了,他就该死了,就是吃颗煮鸡蛋他也要死。你总不能说他是因为吃了颗煮鸡蛋死的吧?

影视剧中的徐达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爱游戏攻略网提供的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的时候,杀了那么多功臣,为什么不敢动徐达?(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是真的吗?)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