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游戏攻略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手游资讯 > 古代战争如何记录将士的军功以分配功劳?(古代打仗军功怎么计算)

古代战争如何记录将士的军功以分配功劳?(古代打仗军功怎么计算)

游宝
一,古代战争如何记录将士的军功以分配功劳?古代军功的计算比较复杂,各个时期都不相同。一般而言以斩首、陷阵、先登、俘获作为计算标准,携带首级比较麻烦,一般都采取割耳的方式。至于军功的赏赐也不尽相同,赏格....

古代战争如何记录将士的军功以分配功劳?

一,古代战争如何记录将士的军功以分配功劳?

古代军功的计算比较复杂,各个时期都不相同。一般而言以斩首、陷阵、先登、俘获作为计算标准,携带首级比较麻烦,一般都采取割耳的方式。至于军功的赏赐也不尽相同,赏格一般都是根据出征时临时制定的,仅以明朝为例,试做说明。


比如明朝永乐年间,实行“奇功”、“首功”、“次功”三等军功,获得“奇功”有四种情况,“突出敌背杀败贼众”,“勇敢入阵斩将搴旗”,“本队已胜、别队胜负未决、而能救援克敌”,“受命能任事、出奇破贼成功”;“首功”有三种情况,“齐力前进、首先败贼”,“前队交锋未决、后队向前败贼”,“军行及营中擒获奸细”;剩下的都是“次功”。


到明朝正统年间,有发生变化,开始打造“赏功牌”,分别是“奇功”、“头功”、“齐力”。凡是能够突破敌阵,斩将夺旗的,授予“奇功”;如能生擒或者斩首一个瓦剌兵,授予“头功”;如果点背,没有杀人,反而受伤,那么也能得个“安慰奖”,授予“齐力”。


当然杀得人不一样,赏格也不一样。如果遇到倭寇,海贼,按照规定“斩倭首贼一级,升实授三秩,不愿者赏银百五十两。”总体而言是北边为上,东北边次之,西番及苗蛮又次之,内地反贼又次之,倭寇、海贼最高。


但后来问题出现了,有人提出“两军格斗,手眼瞬息,不得差池,何暇割级?”因此后来除去斩首之外,又多出许多名目,比如“运送神枪,赍执旗牌,冲锋破敌,三次当先,军前效劳”,军功“冒滥之弊,至斯极已”。

二,古代战场怎么记军功

古代士兵打仗时如何计算军功?

计算军功就简单的方法就是取敌首级,不过一般首级比较重,携带不方便,通常割敌左耳证明战功,只有重量级的敌人才会割下首级,上缴用来证明战功。

除此之外还有战斗中表现突出的士兵,如英勇无畏,敢打敢拼,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传递准确无误的情报,在战争中掌控主动权。

出谋划策,被采纳并且取得重大战果。

缴获多少物资,俘虏多少敌人,占领多少领土,都算是战功。

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了,总结的不算太好,还望大家见谅。


三,古代战功评定标准

这个谁也没有看见过,不仅仅是各朝各代,就是不同的先锋都会有不同的计数方式,通常都是斩首拿人头,或者人头上的某些东西作为标记,所以电视上演的藏在死人堆里偷生都是胡说八道,那都是功绩,都是军功,大家都恨不得多弄一点回去,谁能放过你!除非斩首你也不在乎了!大多数打扫战场都是会复杀你地,没那么简单,还有战场掩埋,尸体焚烧,大家都很忙,绝对不会有空在乎你这些,躺下那是稳稳的必死

四,古代军功怎么统计

国家规模的战争开始后,敌军首级经常成为军功的计量手段。

秦汉时期

有着以敌军首级作为核对军功的章制度。秦国商殃变法,重视军功,规定斩敌人首级一个,赏爵一级。强调军功的制度使民众全心投身于战争,从而造就了一支虎狼之师,奠定吞灭六国的基础。汉朝之时,仍保留着以斩获敌人首级的多少作为军人论功行赏的凭据的制度。蔡琰《悲愤诗》中“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的诗句,是当时以人头炫耀战功的真实记录。汉朝初年,以获首级数作为封候标准,霍去病初次上阵斩获二千二十八个首级,武帝却以二千五百户封他为冠军侯,是存了一些私心。而著名的飞将军李广,虽然用兵如神,威镇匈奴,有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过阴山”的威名,但运气不佳,首级斩获始终不能达到封候的标准,然令后人感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位易老的冯唐也跟首级公案有关连,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战功卓著,匈奴远避,但因报功时少报了6个首级,便被捕判刑。冯唐认为赏罚不公,遂向文帝直陈,文帝便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后来苏轼在《密州出猎》时感叹:“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渴望能够为国立军功。

三国时期

比较盛行取敌方大将首级。最有名的就是关公温酒斩华雄,出战片刻,鸾铃响处,策马回营,掷下华雄之首级,此时所斟之酒尚温。并介绍张飞说:“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尔”,令曹军上下为之胆寒,这一句评语也成为后世评价勇将的重要标准。蒙古兴起,也有着按首级记功的惯例。有一些大战役杀人杀得太多了,提首级都会提得手软,便只割取所杀敌人的左耳来报功。在神雕侠侣里面,杨过带领一帮侠士为郭襄祝寿,第一件礼物就是灭了蒙古大军两只前锋,割了几麻袋耳朵送给郭襄作生日礼物,作为杀敌之证明。此后首级仍然作为一种习惯流传下来,明朝戚家军灭倭寇,几百颗头颅令当地不和的长官也无法掩灭其功;到了清朝,冯子材镇南关之役,清军也割了几麻袋的法军耳朵。

日本的战国时期

日本的战国时期,也时兴以首级记功。武士在战场上获取战功的重要行为“生捕”,即获取敌人的首级,按照首级主人的身份、知名度来评价战功的大小,这就需要对首级进行辨认,判断是有名武将还是一般士卒的首级,这一过程总称为“首级实检”,是对战死者的处置方法。首级实检的执行者一般是部将,有时由总大将亲自执行。最有名的当属源赖朝把着奥州美酒对源义经的首级实检。

西方古代

西方古代日耳曼人和罗马人偶而有着斩首级的行为,不过最常用的还是割耳朵。到了中世纪骑士制度兴起后,骑士的战斗多以俘获为主,借以获取对方的高额赎金,斩首级做法逐步消失。以首级计量军功也有其弊端,如夺人之功报为已有,以至于杀害百姓冒充敌人来报功等。并且首级携带不便,后期发展到用鼻子或耳朵代替。随着文明演进,逐步演变为军旗、徽章、权杖等较有象征性的物品。

又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来了:那么这个杀敌数又是怎么计算的呢,杀急眼了,也不可能自己去计算杀敌数啊,那么士兵如果谎报又该怎么算呢?

经历过割耳朵等方式都不能解决计算军功问题,后来战斗双方开始成立一个督战队,就是在战场上拿笔的人,他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杀逃兵,另外一个就是计算战功,比如攻城的时候,打下城池后,哪些人在城墙上,哪些人就能获得战功。这种方式虽然也可以说不公平但是,这样的方式能更加激励士兵,毕竟谁都想站在高位上。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功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功章分为:一等、二等、三等,每年评定一次,通常由群众评议,党委(支部)和领导机关审查批准,必要时可由领导机关评定。评定后,庆功报喜,授奖,并授予军功章。

各国军队大都对军队立功人员设立授予军功章的制度。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以来,重视开展立功授奖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立功授奖制度。1963年9月总政治部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时立功条例(草案)》和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等军事法规中,都规定了立功的原则、等级、标准、批准权限、评定方法和奖励方法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功章即立功奖章分为:一等、二等、三等,每年评定一次,通常由群众评议,党委(支部)和领导机关审查批准,必要时可由领导机关评定。评定后,庆功报喜,授奖,获得立功奖章者,均发给总政治部统一印制的奖章证书,并将有关情况进行登记,存入档案。

五,古代战场将军

1、战功爵制从春秋战国开始建立

 据考证,中国军功爵制从春秋战国建立,集大成者是秦国的商鞅,一直都是“计首授爵”。就是必须是敌人战士的头颅,一般的头颅是不行的。要把敌人的首级带回来才算。

2、人头如何变现

人头要拿去兑换。军队中有专门的军需官让战士们可以把人头兑换成军功点数,需要从下层到上层,层层登记上报,汇总后再授爵。

一定级别的军官不能拿人头,以免贪下属的功,他们必须带着手下杀敌。比如说,一个连队长,一场战斗砍头超过30个,这个军官和连队里所有士兵都能升爵一级。这个难度比较大,所以,军官升级更慢。

砍杀平民或抢夺别人的冒充军功是严禁的。所以秦军报人头,要经过层层检验,必须是敌人的甲士,砍人头也要技术,脖子要完整砍下,露出喉结,免得用妇女儿童来冒充;要尽量保证头上发髻完整,才好辨认是敌是友是军是民。

砍头并不是军功爵的唯一计数方式,比如作战先锋,只要一路杀到底,“破阵”后全都封爵,路上的人头割不割无所谓;攻城拔寨时的“先登”者也封爵。

军民鱼水情的明朝

3、封赏方式

秦朝有20级军功爵,有爵位的人不仅能得田产,当官,还能为家人顶罪赎身。后来西汉朝承袭了秦制,但其弊端已经显现。军功爵制在领土扩张时用起来效率异常,守成期就没啥特别好处,在王朝晚期,这东西用不好会加速自身灭亡。

所以,东汉后军功爵制很少出现了。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想要重振明军战力,于是恢复军功爵制,结果,军功登记从下往上一路作假,兵士们为了利益一边贿赂各级官员谎报军功,一边杀害平民来冒充敌人首级,以至于边塞民动荡,社会不安。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爱游戏攻略网提供的古代战争如何记录将士的军功以分配功劳?(古代打仗军功怎么计算)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