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游戏攻略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手游资讯 > 大军出征,君主和大将如何建立信任?(大军出征,君主和大将如何建立信任制度)

大军出征,君主和大将如何建立信任?(大军出征,君主和大将如何建立信任制度)

游宝
一,大军出征,君主和大将如何建立信任?古代大军出征,君主把国家的安危和军队交给将军一人掌握,往往对将军不太放心,但是作为战争,国君对领军将军的掣(che)肘,则是不利于战胜敌人的。所以,君主与将军的互....

大军出征,君主和大将如何建立信任?

一,大军出征,君主和大将如何建立信任?

古代大军出征,君主把国家的安危和军队交给将军一人掌握,往往对将军不太放心,但是作为战争,国君对领军将军的掣(che)肘,则是不利于战胜敌人的。所以,君主与将军的互相信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般情况下君主和将军通过如下方式,达到相互信任。

一、神权约束

派遣将军出征前,在太庙或者宗庙,举行祭祀仪式,在神灵面前,由国君亲自把钺、剑、虎符等代表征伐、权威的礼器交到将军的手中。将军在神灵面前接过礼器,就代表将军在神灵的面前立下了誓言。有神灵作证,来约束将军忠诚于国家、忠诚于君主。


二、诚信约束

有的君主,派遣将军时,跪下来推着将军的车毂(gu,车轮)说,国门以内的事我决断;国门以外的事,由将军裁定。所有军队中因功封爵、奖赏的事,都由将军在外决定,归来再奏报朝廷。用君臣双方的诚信来感动将军,约束将军忠君报国。

三、友谊约束

出征前,给将军摆宴送行,授给将军铜钺、符节、仪仗等,国君亲自为将军斟酒。君主赐给将军各种奖励。出发前,再次为将军敬酒壮行等。这既能提高士气,也能加深君臣友谊。

四、官吏约束

君主为出征军队设置副帅、监军之类的官职,以便于监察、监督军中事务,随时为君主传送军中消息等。监军一般由君主信任的官吏担任,在宦官专权的时期,大都由君主亲信、宠幸的宦官担任。

五、自我约束

有的出征将军为了打消君主对自己的疑忌和顾虑,出征前,大肆购买田地、宅院,多向君主讨要赏赐等,以贪财、贪功的自污形象,显示自己没有异心和大志。

六、主动释疑

有的出征将军,在出征前,与君主促膝长谈,向君主保证战争的胜利和对君主的忠诚,同时要求君主不要对自己掣肘,不要听信小人谗言,而对将军不信任。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二,大军出征,君主和大将如何建立信任度

古代大将出征,率领的军队有可能是一个国家的大部军力,如秦朝时的王翦,领军60万,除去地方维持安全和防御其他国家的部队外的全部军事力量。如果君主不能和大将确立信任,反叛的情况经常发生,甚至颠覆王朝,反之,不被信任的将军即便是在获胜后,也可能被君主秋后算账,如白起、韩信等都被诛杀。

君主和统军大将如何建立信任?

君主对统帅大军的主帅是非常畏惧的,不敢轻易将军队交给不信任的人,钱财、美女对有些将领来说一切都是浮云,如果反叛成功,这些物质方面的享受自然而然比原来君主赏赐的多。古代君主如何控制带军出征或者戍卫边疆的将领和文官们呐?主要从这几方面进行控制。

第一,将领家属人质制度。

将领出征之时,主要的将领的家属一般都要住在都城,在皇帝的监控之下,其他次要的将领一般要将一个儿子送达京城,成为质子,其余家属则被各地政府有效监控起来。

假如主将造反,跟随者的一些将领们都要考虑自己的所有家属的生存问题。如汉武帝时期贰师将军李广利叛逃,其家族被灭,附属将领们的家属主要成员也被杀,其他家属沦为官奴。李陵投降匈奴,其家族也被灭三族。(灭蜀汉二将邓艾、钟会剧照)

三国时期,邓艾、钟会进攻蜀汉得手,二人相继都被名不见经传的监军卫瓘所灭,他能聚集二人手下的将领们,最重要的一招就是将领们的家属都被控制在洛阳,假如反叛,下场可想而知,很多将领和士兵都不愿意追随钟会反叛。(监军卫瓘剧照)

第二,监军制度。

君主派遣的监军一般就是皇帝的代言人,对军队有一定的控制能力,用来制衡军队主帅的权力,这种制度形成也是由来已久的。

如北宋北伐时,主将潘美,副将杨业他们的所做所为都受到监军的控制,直接导致杨业被围,而主力早早撤退,导致悲剧发生。不过负责监军的主要成员事后也被严肃处理。

第三,掺沙子制度。

皇帝对军队的控制还在于任用不同派系的军官,都在一个将军的统帅之下,但将领们各有各的派系,在对外作战上可以军令一致,假如反叛,则要考量军队中的不同势力因素。即使主将处理了不同派系的将领,但他们的手下未必愿意真心跟随反叛。

假如统帅大军的主将和其他次要将领们铁板一块,那么皇帝的位置危险了。赵匡胤陈桥兵变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第四,控制后勤供应。

军队如果没有充足的后勤供应,几乎没有战斗力,将军统领大军的物资一般都不会一次给非常多,都是分批供给,这也防备军队有足够的粮草反叛,君主不得不防。(军队运输军粮剧照)

第五,战后交出军权

将军打完战役结束后,几乎都要将军权交还皇帝,皇帝对军权再次分割安排给其他将领。(虎符图)

其实君主在控制有军权的将领方面还采取了政治联姻,确保将领的的荣华富贵,将将领们的权益和皇帝的权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建立信任关系。

三,君主应该如何守信

安排亲信监视,监军就是干这个事儿的,皇帝安排自己的亲信随大军出征,随时密报前线情况,保证皇帝对前线战况和将领情况第一时间知道,保持信息畅通,也让将领有所顾忌,效忠皇帝。

扣留人质,将领家眷亲人,尤其是儿子留在京城任职,不得私自出城,加强对将领的控制,增加将领叛乱的成本。

称兄道弟,皇帝与将领以兄弟相称,甚至结拜,以忠义绑定将领。或者与将领结亲,与将领成为亲家,成为“一家人”,增加感情,也使将领感觉在为自家而战斗。

有空的时候,我们都喜欢看一些中华历史故事,一方面了解历史,二来可以陶冶情操,积累知识和养分,大家觉得呢?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看中华历史故事——曾参杀人:流言不可尽信,也可以了解怎样和君王建立信任

在鲁国的南武城里有个人和曾参是同名同姓,这个人一次在外乡里杀了人,又担心自己受到惩罚,就连夜赶紧收拾行李忙不迭地逃走了。官府为抓捕此犯人,便在城里贴出了公文告示悬赏捉拿。老百姓们看到了这个公文,都议论起来。

有一个人与曾参很熟,便到了他家里,给曾参母亲来报信:“大事不好,曾参杀人了,正被官府悬赏捉拿呢!老人家赶紧逃走吧,免受牵连。”曾参母亲莫名其妙说:“你在瞎说些什么呀!我儿子他是出了名的老实,怎么会杀人?”那人却坚持道:“我真的没骗您,都传开了,你的儿子是在外乡杀的人,怕坐牢,所以就逃走了!”“你不要再胡说八道了!一定是你自己搞错了!”曾参母亲把此人给送出去了。她异常笃定地认为曾参没有杀人,继续在屋子里做着鞋垫。

哪知道,没过多久,又有一人来到大门前,气喘吁吁地就大声喊:“大娘,曾参真的杀人了,您快去去看看吧!此时曾参母亲心中委实有些疑惑,但她转念一想:“曾参平日里对父母孝顺,又善待朋友,怎么就可能会做出那杀人越货的事呢?我是他的母亲,我一定要相信他!”于是,曾参的母亲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打开门高声说道:“我的儿子不可能杀人的!”

那个 人却斩钉截铁地说:“不只是我一个人看见了,街上很多的百姓都看到了。现在大家都在找曾参!”曾母到了此时还是不能相信,将这个来的人又赶走了,继续干活,但是心中的疑惑越来越深。又过了不一会儿,第三个报信的人又进来了,这次来的人一边拍着门一边说道:“曾参真的杀了人!您到底是否知道他在哪儿啊?”这下子曾母慌了;心想:“大事不好了,连着三个人都说儿子杀了人,难道他真的杀了人吗?”曾参的母亲在屋里急得团团转,等了又等,见儿子还是不回来,喃喃着道:“儿子出去那么久了还不回来,肯定就是像别人说的,杀人了后逃跑了!儿子平日如此忠厚老实,怎能做出如此的事情呢?留下一个老母亲,可怎么活呀”曾母心中认定曾参杀了人,连门也不敢开,也不敢再回应外面的人。她悄悄地收拾好行李,搬着梯子来到后院,翻墙逃跑了。

该则故事告诉我们,应当用分析的眼光来看问题,要实事求是,并且需在掌握了确切的事实证据后再下判断,而不能盲目相信流言蜚语。

通过这个故事,将领领兵打仗,给君王讲这个故事,可以增加信任,我再忠诚,你对我再了解,也比不上大贤人曾参他母亲了解他儿子那样了解!信任不信任,完全看君主的慧眼和毅力!


这真没有什么依靠的,退一步说还是得靠君主的眼光,派兵出征可不是什么小事,尤其是举国出兵,或者是命悬一线的战争,靠的还是君主挑选将领的能力。

比如秦末,刘邦派韩信独自出征之前,对他关怀备至,自己的好衣服给他穿,美食也亲自端给他,可谓是宠爱有加,刘邦也把韩信看透了,他绝不会反的。基于这种信任,刘邦才敢让他带兵。

另一种情况就是扣留人质,比如汉武帝晚年,汉武帝曾派一名将军出征打匈奴,汉武帝信不过他,但朝中无人可用,于是将他家属全部留在长安。谁知那位将军果真叛变,汉武帝于是将他满门抄斩。
将军一旦带兵出征,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虎符是将军随身携带的,自古以来士兵都是只认虎符不认人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行军打仗最怕的上层几个领导命令不一,所以为了指示简单明了,士兵们都是只认虎符,谁拿虎符,谁就是指挥者。所以派兵打仗,君主眼光非常重要,选对了元帅就皆大欢喜,选错了就慢慢后悔吧!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爱游戏攻略网提供的大军出征,君主和大将如何建立信任?(大军出征,君主和大将如何建立信任制度)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