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游戏攻略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手游资讯 > 通过水浒,知道北宋官场有哪些潜规则?(北宋官场制度)

通过水浒,知道北宋官场有哪些潜规则?(北宋官场制度)

游宝
一,通过水浒,知道北宋官场有哪些潜规则?北宋官场水浒传“常例钱”《水浒传》写司法人员向当事人要“常例钱”的例子不少:林冲刚到沧州监狱,差拨见林冲不懂规矩,就大骂林冲贼配军,林冲急忙给他五两银子,差拨脸....

通过水浒,知道北宋官场有哪些潜规则?

一,通过水浒,知道北宋官场有哪些潜规则?

北宋官场水浒传“常例钱”

《水浒传》写司法人员向当事人要“常例钱”的例子不少:

林冲刚到沧州监狱,差拨见林冲不懂规矩,就大骂林冲贼配军,林冲急忙给他五两银子,差拨脸上马上“阴转晴”,其转变之快,使林冲叹道“有钱可以通神”。

杨志杀死牛二后,狱警们清楚他身上没钱又是个好男子,因此大家破例“不来问他取钱”。

宋江在江州监狱没有及时送给戴宗“常例钱”,戴宗公开大骂宋江“你这黑矮杀才,倚仗谁的势要,不送常例钱来与我?”。

……

有钱能使鬼推磨,钱多能使磨推鬼。《水浒传》中这种现象不胜枚举。按道理讲,执法部门应该依照北宋法律条条款款按章办事,然而现实中,众多执法人员成为蚕食国家大厦的蛀虫。

再回头看看,狱警索要常例钱的细节。

林冲刚发配沧州监狱,狱友就点拨他,“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如果给他好处,还可以免打一百杀威棒。而且,狱友还告诉林冲“市场价”一般为五两银子。林冲虽然有柴进给管营、差拨的介绍信,但是仍然贿赂上银子。可见,在狱警的眼里,奉上银子才是硬道理。

宋江在江州监狱的遭遇更让人为他捏上一把汗,宋江贿赂差拨十两银子,管营二十两银子,就是没有给节级戴宗贿赂,半个月后,戴宗毫不避讳,在会议室里就大骂“新到配军,如何不送常例钱来与我!”。宋江辩解,戴宗马上要打一百讯棍,还威胁说打死宋江“只是打死一个苍蝇”。当宋江拿出介绍信,戴宗才不好意思地解释:“往常时,但是发来的配军,常例送银五两,今番已经十数日,不见送来,今日是个闲暇日头,因此下来取讨”。可见,送常例钱,是监狱铁定的“潜规则”,如果犯人不主动去送,狱警就会明目张胆的主动讨要。

在北宋,银子绝对是硬通货。武松给郓哥五两银子,郓哥自言自语说够父子俩三五个月的生活费了。如果与人民币兑换,一两银子差不多换到8张百元大钞了。林冲、宋江家庭还算殷实,送点礼没有啥,而其他罪犯大多拿不出银子贿赂狱警,其结果必然很惨。当然常例钱现象也不是北宋的“专利”。

清代方苞《狱中杂记》中写到狱警要“常例钱”的,“凡死刑,狱上,行刑者先俟于门外,使其党入索财物,名曰“斯罗”。富者就其戚属,贫则面语之。”就是现代监狱,恐怕送“常例钱”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据报道,大连黑社会头子邹显卫服刑期间,贿赂监狱领导,蹲监狱像住宾馆,配有手机和固定电话,在监狱召妓,乘坐豪华轿车随意出入,还数次减刑,保外就医。后来恢复自由身的邹显卫再次酿出一死一伤的大案,检察机关才对相关涉案司法人员依法逮捕。假如大连监狱预警们廉洁奉公,估计邹显卫也不会叮那无缝的蛋!

一位智者认为“社会腐败首先是因为司法制度腐败。司法腐败比其他腐败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更恶劣”。的确,司法腐败危害严重,它常常把法律法理、公平正义、社会道德、天理良心置于一边,以权利和金钱做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当然,司法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不得小看。像李逵、戴宗、蔡福、蔡庆这样的又黑又狠的人都可以成为狱警,足见北宋的监狱还能好到哪里去呢?另外,运行近一百年多年,北宋法律监督制度应该健全,但是从水浒中反映的“监狱那点事儿”来看,监督机制形同虚设,致使司法腐败者钻法律的空子,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二,北宋时官员

水浒传是神书,这本书写人物,写世情,写情节,简直是神中之神,不愧金圣叹列为六大才子书之一。

我小时候看水浒传,只觉得前半截很痛快,后半截很憋屈,觉得招安简直时鬼扯。现在看水浒传,只觉得毛骨悚然,整本书里面都透露出一个意思:不怕黑社会,就怕社会黑。小时候看水浒,觉得林冲是一个英雄,现在再看,呵呵。以前我觉得宋江招安,总想跪舔朝廷,不是一个东西,现在觉得宋江的问题不在于招安,在于他的手段都太低级。宋江在梁山内部,搞政治斗争简直是全无敌手,可惜这本事拿到大宋官场,简直是稀松平常的底层伎俩。所以我们看到宋江在梁山,各种政治斗争厚黑手段,玩死无数英雄豪杰,但是在朝堂,轻轻松松就被皇帝奸臣给玩死了。

整本水浒传,就是不管好人坏人小人普通人,都被社会黑给逼上了梁山。然后小人和坏人,继续在梁山这个黑社会得志,而好人和正直人,不管是混白道还是混黑道,都是憋屈的。



水浒传不是关于英雄豪杰的书,而是关于社会的书——有黑白两种社会,但却是相似的规则。

梁山一群黑社会,除了强奸比较少(就王矮虎干得多估计),其他的坏事不都是干尽了,吃人肉也是常见。李逵这种连小孩子都乱杀的更不用说了。还动不动杀人全家,目的就是为了逼人上梁山,根本没有任何底线。更好笑的是双重标准,梁山中人吃人,那是好汉,但是其他人吃人,那是黑店奸贼。最典型的就是武松路上遭遇的表现。梁山里面,有点基本做人良知的只有极少数几个人。



说一说林冲这个人物,施耐庵真是把他写活了,深刻的刻画出了一个人。

小时候觉得林冲是个憋屈的英雄,后来觉得他就是憋屈的中年人,现在觉得林冲其实是憋屈的中间阶层的代表。

你看看后来的金圣叹对林冲的评价多高:“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的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的彻,都使人怕。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其实我们看看林冲的表现,他深刻的体现了自己的阶级地位:体制内的中下层,社会的中间阶层。

这种人到今天也可以在各种职场精英里面看到,他们的集中表现就是,爱稳定,爱家庭,爱往上爬,怕上层,怕动乱,怕被社会主流排斥。他们人生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安安稳稳的在社会阶梯里面一代代往上爬,而他们最坚定的信念,也是能够靠着这种自我奋斗提高自己和家庭的地位。个人奋斗和阶层跨越是他们的两大信念。



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迷茫的林冲,因为他的信念和他遭遇的现实,产生了极大的矛盾。他一方面爱妻子,但是另一方面看到是“高衙内”,就“先自软了”。你看看这四个字,先自软了,刻画的简直入木三分。后面林冲复杂的心理也是被施耐庵反复刻画。由于时间仓促,篇幅不够,请大家自己去水浒传里面找到林冲的情节,好好品味。他是如何试图通过宝刀贿赂上司,结果反倒被诬陷“擅闯白虎堂”的,他是如何试图和妻子离婚想要撇开关系,结果里外不是人的,他是如何想要忍到底,哪怕作为一个囚犯,但是最终忍无可忍的爆发的。他是如何混迹江湖,被迫上了梁山,最终成为晁盖等人火并王伦的一把刀的。他后来在梁山体系中又是如何地位尴尬,郁郁不得志,最终在凯旋的归途中病死了。



林冲的杯具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他对于秩序和体制的过分迷信,他天然就是依附于这些东西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林冲虽然果断狠辣,但是他归根结底是中下层公务员出身,天生是守序阶层。他以为大家再怎么下作,还是要讲一个规矩和底线。所以他一直委曲求全,想要“内部矛盾内部解决”,不要突破了秩序的框架。但是他没想到的是,位高权重的高俅,居然玩出这么“闯白虎堂”下作的手段,完全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不顾任何脸面和底线了。身为秩序的高层,反而率先违反这个秩序——哪怕这个秩序对他自己是有利的。



被迫上梁山的人很多,但是有两种人是不能被逼上梁山的,一种是林冲,一种是宋江。林冲这种人是秩序的基石,是任何一种体制的中间阶层,他们是天然的稳定力量,如果一个社会把林冲这种人都逼上梁山了,那么这种社会的的黑暗和压迫可想而知。宋江这种人是体制最基础的骨架、神经和血管。虽然宋江作为一个公安局长,竟然在江湖上混出了“及时雨”的名号,和一棒子黑社会大佬称兄道弟,这的确非常荒唐。不过你如果把这种人逼上梁山,又没有提前做好准备,预备好接替的干部和处置的措施,那么这种整顿,等于说是挖自己的根基。

当林冲和宋江这两种人都上了梁山,也就意味着这种秩序从根基上面溃败了。

所以,几十年之后,北宋荒谬而耻辱的结束了。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爱游戏攻略网提供的通过水浒,知道北宋官场有哪些潜规则?(北宋官场制度)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