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碎片知识系统化?(如何把碎片化的知识变成智慧)
一,如何将碎片知识系统化?
上学期的《大众传播心理学》讲到了这个问题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面临大量的碎片化信息,但是我们本身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碎片知识,什么是看看就过去了的。
当我们确定好方向时,就去收集关于这方面的大量的碎片信息,等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整理了,整理出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
再进行总结反思,并尽可能的把它运用到实际中,让它真正成为我们所拥有知识。
二,如何将碎片知识整理
一.什么是碎片知识?
碎片知识,是指以单篇文章、视频、音频等方式的知识产品,与书本最大的区别就是局部与整体的区别。
二.如何将碎片知识系统化?
1.首先要有整体思维的意识,重新梳理自己的知识框架,整理下哪些知识点还需要补充学习,记录下来;
2.通过网络搜索高质量的文章、视频或音频等碎片知识,做好收集;
3.然后进行有目的的碎片化阅读,是指在可以利用的零碎时间里(如等人、坐车、睡觉前),围绕自己收集到的碎片化知识(同个时间段内同个主题),进行阅读学习的过程。这样就可以将看到的信息点整合到自己的知识树里,从而达到系统化学习的目的。
即:碎片时间+碎片文章(同个主题)=整块时间+一本书(系统)
要特别注意: 在自己没有形成思维框架前,进行地大量地碎片阅读,只会让知识点游进来又飘出去,没有做到有效停留。
所以,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养成整体性学习的习惯。阅读高质量的好书,对自己系统学习有极大的好处。
我是提倡系统学习的Kim记笔记,希望我的答案能帮到你~
三,碎片化知识体系
毋庸置疑,随着网络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我们正处在知识爆炸的大环境下,我们每天都在主动或者被动的接收大量的信息。在这些信息下,总有那么一些内容,让我们看后觉得非常的牛,也非常的有用。
但这些信息毫无系统,毫无章法,什么方面的内容都有,但作为功利的成年人,我们总是希望这些信息有一天能够派上用场,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我想分享我的一些经验:
一、通过微信发送给自己。“有且只有一个信息收集方式”是保证碎片化知识系统性的最重要的一步。
什么意思呢?
就是当我在任何地方看到有用的内容之后,都把它保存在唯一的一个平台。它就像一个大盒子,虽然有些乱,但是我知道,它不会在其他地方,如果这里没有,那其他地方也不会有 。
我现在的习惯就是保存在微信的个人通讯录里。
打开微信,首页的下方有一个通讯录的选项,打开之后,找到自己的微信名字打开,这个就是自己的界面。
今日头条的热门问题榜总是找不到,之前无意中看到这个链接,就发送给自己,以后直接打开就可以。
这是前段时间我看《飞驰人生》,看到了一些好的影评或者是深度解读的文章,我就会直接发给我自己,作为资料用。
用微信聊天框收集资料有几个好处:
①微信手机和电脑都有,可以同步资料,不用担心资料消失。
②任何只要你能看到的写文章的地方,都支持分享微信,几乎没看到不能分享的,所以保存资料特别容易。
③查看、分享也特别快捷。
因此,我特别喜欢将资料收集在微信里,很实用。
二、每日整理。收集之后,一定要记得整理。
我开始在信息收集的时候,习惯将资料保存在印象笔记。后来虽然用了剪藏功能,还是觉得不方便,有的浏览器就是不支持,要么就直接复制网址,但后期再查也很麻烦(当然也可能是我技术不到家)。这点上微信就容易多了。
但是印象笔记也是有他的好处的,我通常会在整理资料的时候用上它。
微信是一个大箱子,印象笔记就是一个个精致的小柜子。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分类,每日整理的时候,将有用的内容放到相应的文件夹中。
但这里强调的事,整理信息一定要每天都做,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对一天所看的内容进行一个回顾和整理,将必要的内容放到相应的分区里面去,这样既是一种重复,加深了印象,也不至于事情堆积,再也想不起来。
我不建议收集的时候就分类,而是每天在睡前,或者固定的时间进行信息的整理。
不支持的原因是,当你在收集信息时就开始纠结分类的问题,会很容易在思考该放在哪个分区里而浪费了时间。
更不好的是,在分享时可能会反复纠结这个内容值不值得放,可能会因此错过很好的内容。
因此,每天做好整理,是对碎片化知识处理最有效的途径。
(图片来自网络)
三、每周复盘。碎片化知识之所以不容易记住,就是因为他没有和我们本身的知识系统相连接。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的重复作业,解决这个问题。
而每周的定期复盘回顾就是非常好的方式。可以对我们的知识加深印象,即使不能记得每个字,至少你要知道,在我的印象笔记中有这些东西,我可以随时查看。
四、随时应用。碎片化知识如果你收集之后,放在那里不管不问,或者只搜集,不去实际应用,比如解决问题,比如为我们其他的内容提供一些资料上的帮助等等,那么你即使再复盘,也不能完全达到印象深刻的效果,毕竟“行动比语言更有力量。”
(图片来自网络)
因此,想要达到碎片化知识变系统,我们要做到收集——整理——复盘——应用。只要四步,就能解决这一问题,让散落在各个地方的信息,整理成系统,放到它该放的地方。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希望对你有用。
我是一名青年教师,通过阅读实现自我成长,如果你和我一样,欢迎在平铺你去和我沟通和交流。很高兴遇见你。
四,碎片知识管理工具
这个应该不难。所谓碎片知识,就是还没有使自己所学的东西练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就拿读一本小说来说。你第一遍看的时候,可能只记住一些零散的情节,连人物都没记全。你再看第二遍,你会发现有些东西第一遍都没有注意到。还是跟第一次阅读一样。你再继续看几遍,就对故事的来龙去脉了解的比较透彻了。再继续看,你就能分析每个人物心理活动了。再继续看。你就能把这本小说讲出来了,别人随便问你有关这本书的事,你就能滔滔不绝地把所有细节都讲出来。因为你对它太熟悉了。随便提到那个人物,你都能想起来和他有关的人和事。这本小说在你大脑中就系统化了。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专业的学术方面的书籍也是一样,但可能稍微难一点。你不但需要把想读的书读很多遍,而且还要读和它有关的参考书,为的是帮助你理解书里的内容。因为不理解也不能系统化。
所以,想要使自己的碎片知识系统化,首先就是把目标书籍看很多遍,还要读相关的参考书。
但如果你所有的碎片知识是不同领域的,而且各领域之间还没有太大的关系,那就麻烦了。那就建议你专攻一个领域,先让这个领域的知识系统化,如有余力,再学别的领域。
五,碎片化知识有用吗
碎片化知识有弊端,但只要学会如何整理这些碎片化知识,它们一样可以为我们所用。
知识为什么会碎片化?首先是因为我们的时间碎片化了,但这是没办法避免的,每天的时间就这么多,要工作要生活要社交要陪父母孩子,的确是很难再抽出整块的时间专门用来阅读和思考。
其次是网络发达,每日涌出的各种新闻、信息太多太多了,各平台或者商家为了争夺我们有限的注意力,都在追求“短平快”,而我们似乎也慢慢习惯了这种“短平快”的节奏,难以静下心来细细地去读一本书。
碎片化知识也是知识,微博微信知乎也只是一种我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它们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人。
只要没有“学到一点皮毛功夫,就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的心态,碎片化知识也是可以归入到知识体系里的。
如何解决碎片化阅读的弊端?关键在于学会如何做笔记,以及如何整理笔记。
适合碎片化阅读的笔记方式有两种我觉得最实用的:便签笔记和语音笔记。
便签笔记:主要用途是方便我们即时记录、快速检索。
我是这样使用便签笔记的:用不同颜色的便签纸记录不同的信息。
黄色便签专门记录知识点,有时一张便签写不下,我就会简单复述一下,或者就写几个关键词,然后标注一下这个知识点的来源,方便后续整理的时候找到原文。
绿色便签专门记录名人名言和金句。金句会标注出处。
红色便签是我的“致用清单”。将知识内化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以致用,所以每当我学到一个小知识或者什么小技巧的时候,如果不方便马上实践,我都先会用红色便签记录下来。
这些便签只是暂时的记录,我都会以颜色分类,贴在A4纸或者墙上。一般黄色和绿色的贴在A4纸上,红色的贴在墙上。将“致用清单”贴在墙上的作用是提醒自己尽快去行动。
语音笔记:主要用途是快速记录。
有时会遇到不适合手写或打字的场景,比如听课学习时想记录但手写或打字速度跟不上、生活中遇到某个值得记录的时刻或灵感但手头没有纸和笔时,我就会用语音笔记。
现在的语音笔记app很多,我用的是讯飞语记,它可以自动将语音识别成为文字,识别正确率很高。如果只是要快速记录的话,手机里自带的录音软件也是可以的,看各自的需求。
想要搭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就一定要学会和重视笔记的整理。
我之前有过这样的经历:买回来一本早就读过的书!而且当时并没有发现。后来整理书架、将书本归类放好的时候才看到书架上有一本同样的书。
它们一个是初版一个是再版,只是封面有所不同,里面的内容几乎是一样的。翻开原有的那本,里面的笔记证明我是认真读过的。
读过的书为什么忘记得这么彻底呢?我认为原因就在于没有及时整理笔记,没有将之归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习知识需要勤于复习,不然就会彻底忘记。记录和整理笔记都可以加强我们的记忆。现在我是这样整理笔记的:
目前我使用到的笔记工具有两种,纸质笔记用的是活页笔记本,笔记类软件用的是讯飞语记和印象笔记。
用活页笔记本的原因是它方便提取出来,分类的方式和上面所说的便签笔记有点类似,一本专门用于摘录,一本专门用于记录知识点,一本专门记录“致用清单”以及实施情况(复盘)。
除了记录行动(复盘)的那本笔记外,另两本都会用标签纸标注类别,比如文学、理财、心理、健康等等。
一个笔记本已经装不下新的活页、需要新的笔记本时,我就在笔记本的侧边作标记:比如摘录本1,摘录本2……
这里有一些我自己的小经验:使用活页笔记本时最好买A4大小的11孔活页芯。
A4大小是为了方便偶尔内容较多时,需要打印;11孔是因为它适用于各种活页本外壳,那种快劳文件夹也适用。
用软件做笔记最大的好处就是:携带方便、不易丢失,现在各软件还都可以多端数据同步。
笔记软件为了适应市场、争夺更多的用户,经常会增加一些新的功能,比如讯飞语记现在多了笔记目录功能,印象笔记多了全局搜索功能等。
网上也有很多关于这两个笔记软件的用法攻略,大家去搜索一下就能找到参考。我就说说我自己的方法吧。
为了方便查找,我只从两个维度去给笔记分类。一个是文件夹,一个是标签。
我的文件夹只有几个:灵感笔记、文献笔记、复盘笔记、项目笔记。
灵感笔记是专门记录想法、灵感的,这个文件夹里存放的是脑袋里那些稍纵即逝的东西,每次写东西没啥感觉时我就会去翻翻这个文件夹。某条笔记用过之后就删除。
文献笔记是专门存放知识点和名言金句的,每条笔记都是原文加出处。这里面的笔记基本上都是可以找到源头并方便引用的。
复盘笔记文件夹里的每一条笔记都是用日期来作标题的,我可以很轻松地看到之前的我与现在的我有什么不同,那些逝去的时间里我都做了些什么……
项目笔记是针对某个具体的项目专用的文件夹,比如我最近在准备某个考试,这个文件夹里放的就全部是与这项考试有关的资料和信息。
以上,是我对于碎片化知识和笔记系统的一点小经验,在这方面我也是在学习摸索中,如果大家也有相关的经验补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给我,不胜感激!
如果这篇回答对您有帮助,点个赞再走呀。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爱游戏攻略网提供的如何将碎片知识系统化?(如何把碎片化的知识变成智慧)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 上一篇
AG银河战舰归来,RW侠挂牌老帅,梦泪老帅将一同首发!你期待吗?(ag超玩会银河战舰都有谁)
一,AG银河战舰归来,RW侠挂牌老帅,梦泪老帅将一同首发!你期待吗?Hello,大家好,我是狄大人,爱游戏更爱王者!王者荣耀本色的冠军杯比赛已经结束了,E星获得了冠军,接下来Kpl也将进入到调整当中,....
- 下一篇
《火影忍者》我是学生,只有周末能玩,一星期大概有1500金币,现在有31片,能出吗,为什么?
一,《火影忍者》我是学生,只有周末能玩,一星期大概有1500金币,现在有31片,能出吗,为什么?学生党,没有太多时间玩游戏,其实,我更建议你要以学习为主,游戏可以等到大学的时候再考虑,但这个具体的选择....
相关文章
相关资讯
- 腾讯网易小米三家的吃鸡游戏,哪个更符合当前手游玩家的喜好?(小米出的吃鸡游戏)
- 不只国米,后面还有一分之差拉齐奥,尤文形势真乐观吗?(意甲尤文拉齐奥)
- 几个玩家在同一个地图然后自己造城墙,兵队,建筑,然后可以去攻打别的玩家的游戏有哪些?
- 腾讯正版吃鸡手游出来后,《荒野行动》怎么样了?(荒野行动之前的吃鸡手游)
- 《荒野行动》手游端pc端频现机器人,是游戏要没落的节奏吗?
- 荒野行动男比女跑得快吗?男的是不是更容易被打中(男的体型大)?男女角色有区别吗?
- 《抢滩登陆》游戏,为啥有人说没有后续之作了,我很想玩此类游戏?你怎么看?
- 《王者出击》究竟是怎样的真人秀节目?(王者出击综艺视频完整)
- 4月份《荒野行动》全新版本即将来临,《荒野行动》还能重回巅峰吗?
- 卡莎的定位更像是刺客,那可以走中路吗?(卡莎走哪个位置)
热门推荐
- DNF剑宗变成了井盖职业,同比打造比剑豪少一倍伤害,这个还能玩么?
- 《王者荣耀》现在的打野很强势,到底应该怎么玩才能打出节奏、更快速提升技术?
- 游戏《逆水寒》副本机制,玩家等级越高越锤不动,平民还能过英雄本吗?
- 卡莎的出装思路和打团思路是怎么样的呢?(卡莎出装和玩法)
- 梦幻西游端游,五开,什么门派比较好?门派中哪...(梦幻五开哪个门派好)
- 《王者荣耀》如何提高补兵的成功率?(王者荣耀补兵技巧)
- 王者荣耀S15赛季机制大改,王者50星以下算低端局,钻石只能是起步,你怎么看?
- 梦幻西游的哪个门派最好玩?(梦幻西游哪个门派好玩一点)
- 红凯最强出装是怎样的?(红凯出装顺序)
- 王者荣耀更新了新英雄孙策,有什么比较好的打法技巧和出装吗?(王者荣耀孙策打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