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游戏攻略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手游资讯 > 北洋军是清朝的王牌部队,为何感觉清朝却指挥不动这支军队?(北洋军是清廷的部队吗)

北洋军是清朝的王牌部队,为何感觉清朝却指挥不动这支军队?(北洋军是清廷的部队吗)

游宝
一,北洋军是清朝的王牌部队,为何感觉清朝却指挥不动这支军队?说到清朝的军队体制,大多数人想到的是清朝最早的军队编制八旗军,而不是北洋军。这是因为在清朝初期,八旗军是定鼎中原的核心力量,也是清朝中前期的....

北洋军是清朝的王牌部队,为何感觉清朝却指挥不动这支军队?

一,北洋军是清朝的王牌部队,为何感觉清朝却指挥不动这支军队?

说到清朝的军队体制,大多数人想到的是清朝最早的军队编制八旗军,而不是北洋军。这是因为在清朝初期,八旗军是定鼎中原的核心力量,也是清朝中前期的国家精锐部队。

“八旗”最开始是努尔哈赤创造的一种制度,后来到皇太极时期,又将八旗势力进行了扩张。最后在清军入关后,也就是顺治时期,可能是受所处的生活环境的影响,大部分的八旗军人开始贪图享乐,不愿意拼命,所以八旗的战斗力就开始逐渐下降了。

于是,在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八旗军无力镇压国内起义,只得借助地方武装才能平叛。事后,清朝那边又担心地方汉族武装实力过大,所以进行运动镇压后,这些军队的实力都遭到了削弱,很多都被裁撤解散掉了。

随着湘军、淮军等汉族武装的削弱、裁撤与解散,清朝到了无兵可用的状态。所以,在此情况之下,清廷不得不命各省创建去新军,建设现代化的军队。

这里面清朝耗资最大的就是“北洋军”,当时全国共编新军十四镇,北洋军就独占六镇,总计七万多人,成为当时中国战斗力最强的王牌军队。

初入军界,他曾在淮军将领吴长庆手下任命,最后却成为了,编练北洋新军的负责人

袁世凯能够踏入军界也是得益于吴长庆的扶持,而吴长庆不仅是淮军的将领,还是袁世凯养父的结拜兄弟。在吴长庆的心里,他是非常信任袁世凯的,所以在吴长庆受命平叛朝鲜的时候,还让袁世凯任前敌营务。

而吴长庆调防奉天金州的时候,他将自己的部众留下一半给袁世凯进行统领,以帮办朝鲜军务身份驻扎朝鲜,并帮助朝鲜训练新军。

也就在这个时候,袁世凯有了跟李鸿章接触的机会,又因为袁世凯平定了朝鲜内乱,所以李鸿章非常的赏识他,并且向朝廷申请给袁世凯加官。升官后的袁世凯,不仅与李鸿章建立了交情,还与朝廷里其他大臣交好。

尤其在训练“北洋新军”的人选上,朝中大臣纷纷向翁同龢推荐袁世凯,这里面也包括李鸿章,所以袁世凯很顺利的成为编练新军的负责人,开始在小站练兵。

因此,“北洋军”训练的帷幕正式拉开。

凭什么清朝耗资建立起来的“北洋军”,到了最后却指挥不动,成为了袁世凯的“私人武装”?

袁世凯在淮军多年,深知“兵为将有”的重要性,所以他一心把军队变成私人武装,并且除他之外,任何人不能驾驭。所以,1895年末,袁世凯奉命赴天津小站接任训练新军。后来经过他招募扩充,改为“新建陆军”。

而新建陆军的军官骨干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袁世凯的个人亲信

2、袁世凯的老部下

3、袁世凯为消除清廷满族权贵疑心,特请的军事骨干,如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等。

初此之外,袁世凯在练北洋新兵上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他不仅把控参军的身高体重,还经常向新兵进行思想灌输,连口号都是大喊袁世凯的好,袁世凯就这样在这些北洋新军的脑子里慢慢的植入了,只知有袁世凯而不知有清朝的思想。

最重要的一点,袁世凯在新军的待遇上考虑的很周到,在每月发放饷银时,袁世凯都亲自点名,按名发给。因为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冒领的弊端,从而能够让那些贫穷出身的新兵,每月都能拿到足额的饷银。

那些感恩戴德的北洋新军,正是每天被袁世凯进行这样的训练,所以才让北洋新军的实力不仅堪称一流,还成了除袁世凯外他人无法调动的军队。并且这些北洋军的眼里,只知道袁世凯而不知道大清。

由此可见,在那个年代,谁的能力强谁就是老大。而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所有的北洋军将领都是袁世凯的亲信,无论是“北洋三杰”王世珍、段祺瑞、冯国璋,还是曹锟、卢永祥、徐世昌等重要人物都只服从与袁世凯。

虽然是现代化的军队,但是这样的军队只服从于个人,谁都调动不了这样的军队。因此,袁世凯死后,在没有人带领北洋军的情况下,北洋军的分裂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北洋军是清政府的吗

北洋军确实是清政府花费了重金打造的最后一个王牌部队,它可以说是支撑清政府统治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可以说是摧毁清政府统治的最后一根夺命稻草。

清政府当时当真指挥不动北洋军了吗?未必指挥不动,实则是指挥北洋军的人能力和威望有限,说到底是摄政王载沣用人不当。

北洋军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个是小站练兵时期,一个是武卫右军时期,最后一个则是北洋六镇时期。

北洋军的这三个阶段的灵魂人物当然是袁世凯,他从接手了小站练兵事务之后便一直带着北洋军,哪怕是清政府让他以武卫右军扩编为北洋六镇的时候,也有意将以旗人组成的京旗常备军为北洋第一镇,为的便是确保旗人在北洋军中的地位和对北洋军的控制力。

不过,北洋六镇也全是出自袁世凯之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李鸿章和荣禄一死,袁世凯成了清政府高层当中最为“知兵”的一个人,慈禧不倚重他还能倚重谁呢?

袁世凯当时虽说也有通过手握重兵来巩固和提高自己在清政府中的地位的想法,可他也同样知道手握重兵不仅可能会让他受到慈禧的猜忌,也会让他受到满族王公贵胄的排挤。

所以,他很识相地交出了北洋第一、三、五、六镇的指挥权,由陆军部直接统辖,他自己自己只保留第二镇和第四镇。

慈禧活着的时候,她能够压得住袁世凯,袁世凯也还几乎一门心思地给清政府收拾残局,更没想过要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只可惜慈禧一死,当时只有25岁的载沣自知经验不足,威望更不足,所以一来认为自己压不住袁世凯,二来又认为袁世凯将来必成清政府的威胁,所以一纸诏令下来便罢免了袁世凯的所有职务。

载沣当时一度想过杀了袁世凯以绝后患,但是在张之洞等朝中重臣的劝说之下,载沣只能放弃了这个想法。

袁世凯被罢免了之后便回老家钓鱼去了,只是他可从来没有真正地放下过一切,虽然在老家钓鱼,可仍然时时关注着朝廷的动态和天下的形势。

载沣能够轻轻松松地罢免袁世凯,这说明袁世凯当时并没有绝对地掌控北洋军,从1908年罢免袁世凯到1911年再度起用袁世凯,这三年时间里倘若载沣能够用人得当的话,难道还不能消除袁世凯在北洋军中的影响力?

倘若袁世凯已经绝对地掌控了北洋军的话,以六镇之兵力,绝对能够让载沣投鼠忌器,不敢对他下手。

拿冯国璋来说,冯国璋当时南下打起义军的时候打得很起劲,很想为清政府立功,甚至在袁世凯半打半停的时候,他还绕过袁世凯直接找隆裕,让隆裕拿钱出来继续支持他打起义军,结果被袁世凯给收拾了。

北洋军中像冯国璋这样效忠清政府的人绝不在少数,甚至可以说是占据了绝大多数,载沣真要有能力的话何愁不能将北洋军彻底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但是载沣用人却只看“成分”,不看能力,所以他用了一个不该用的人——荫昌,载沣之用荫昌一如他用胞弟载涛统领禁卫军一样,倘若禁卫军换成良弼来统领,则袁世凯未必能够夺走禁卫军的控制权。

载沣之所以用荫昌,除了因为荫昌是满人之外,还因为他是北洋老人,还因为他是留德归来的“高材生”,只是荫昌这个人的能力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也许正是因为荫昌是北洋老人的缘故,他还可以算得上是袁世凯的拥趸者,所以当他意气风发的南下却遭到了当头一棒之后,他便急急忙忙地向清政府报告,让清政府赶紧请袁世凯出山了。

荫昌之所以在南边被打得狼狈不堪,原因既在于他难以控制和指挥北洋军,也在于他指挥能力实在一般。

荫昌都说自己指挥不了北洋军,只能让袁世凯来了,载沣还能指望谁呢?所以载沣也只好低声下气地去请袁世凯。

袁世凯原本便一直心有不甘,时时静待机会,因为载沣用人不当的缘故,致使北洋军中处处是袁世凯的嫡系,所以他一出山便能够顺顺利利地掌控北洋军。

清政府之所以难以指挥北洋军,除了载沣用人不当导致没能消除袁世凯在北洋军中的影响力之外,也是因为时势使然。

时间到了1911年,稍微有点头脑的人谁还看不出来清朝已经大势已去,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时候?稍微有点头脑的人谁还不想着为自己留一条后路或者谋一条后路?

换句话说,当时已经人心思动,已经人心思变,之所以未动,之所以未变,只是还差一个导火索。

显然,武昌起义成了人心动和变的导火索,所以很多人开始动摇了,开始观望局势了,这些人当中当然也有北洋军中的将领,须知北洋军将领可是接受了不同于传统教育的人,他们的眼光自非常人所能及也。

这也是清政府后来难以指挥北洋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这也是清政府给自己挖的坑,是清政府要练新军,要培养新型人才。

最终,清政府花费了气力和钱财培养出来的新军和新型人才成了清政府的掘墓人。

三,清末北洋军

对这个问题我来谈谈个人看法。

一、北洋军的前身主要是晚清时“小站练兵"的新军,他的创始人和统帅袁世凯是清未时最著名的政治枭雄,有着非常强的政治抱负和野心,因当时担任北洋大臣,因此由他编练而成的新军又称“北洋军",手下主要高级将领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等都是袁世凯一手栽培成长起来的,中下级军官大部分都是留洋接受过西方现代军事培训的,士兵主要来源于农民、工人、手工业劳动者及城市失业人员,接受的训练是先进的西方军事培训,装备也是最先进的德式军械,从人员构成、成立的吋间来看与清朝其他的八旗军、绿营兵截然不同,对清朝没什么感情,只效忠袁世凯一人。

二、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大气候来看,在历经“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后,西方的先进民主政治思想已逐渐深入人心,而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又在全国各地不断起事,清朝虽竭力挽救,但无奈大势已去,清廷的统治可以说是“日落西山,风雨飘摇”。

三、从当时清廷对北洋军的态度来看,一方面要倚靠北洋军的战力来抵御列强和镇压革命,另一方面也担心北洋军成为袁世凯的私人军队,最终尾大不掉成为内患。为此,清廷也采取了渗沙子、抽梯子等各种手段,安排铁良等皇族进入北洋军,对袁世凯各种打压,但已为时太晚,这些都无法改变北洋军己是袁世凯个人军事势力的事实。

四、武昌起义爆发后,北洋军已成为镇压革命的首选力量,但当时的袁世凯因受清廷打压,正赋闲在河南老家钓鱼,武昌的枪炮声对于坐等时机的他来说无疑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此,他一面称病不出,和清廷不断讨价还价,一面对北洋军中的旧部暗授机宜,以各种理由拖延行军速度,到了武汉后也是虚张声势、出工不出力,坐等事态扩大以攫取个人最大好处。

后来,袁世凯在清廷满足了他个人的最大私欲后重返北洋,挥起屠刀指向革命,并依靠北洋军上演了八十三天皇帝梦的“复辟丑剧”,但是,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袁世凯和他一手创立的北洋军也注定在这大潮中土崩瓦解、灰飞烟灭!

四,北洋军为什么背叛清朝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开始编练新军。新军开始于天津小站,在这个过程中袁世凯成为了新军编练的核心人物,也是北洋军阀开始形成的标志。到1905年北洋六镇成军时,其权力一直掌握在袁世凯的手里。

京旗常备军改为北洋陆军第一镇,统制为凤山。

北洋常备军第一镇改为北洋陆军第二镇,统制为王英楷。

北洋常备军第三镇改为北洋陆军第三镇,统制为曹琨。

北洋常备军第二镇改为北洋陆军第四镇,统制为吴凤岭。

北洋常备军第五镇改为北洋陆军第五镇,统制为吴长庆。

北洋常备军第四镇改为北洋陆军第六镇,统制为王士珍。

北洋六镇中,出了第一镇是满族贵族外,其余五镇的统制都是袁世凯的人。袁世凯势力的扩大引起了清政府的不满,清政府剥夺了袁世凯的兵权,并免去了其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职务。在张之洞的建议下,袁世凯被以足疾为由回河南老家。

袁世凯表明上赋闲在家,实际上却是北洋新军的幕后遥控指挥者。武昌起义爆发时,北洋六镇的统制如段祺瑞等皆不服从清政府的命令,而只听从于袁项城。

五,清朝时期的北洋舰队

清朝自从太平天国起义之后,原有的八旗和绿营军都腐败不堪使用,遂靠湘军和淮军镇压太平天国和撵军。这湘军淮军的组织都是靠乡亲关系,遂私人军队兴起,朝廷无法遏制,因为官军不堪使用,维持朝廷又不能没有军队。后来小站训练新军不得不依赖袁世凯,袁世凯依方抓药,把北洋军变成他的天下,清廷无法指挥。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爱游戏攻略网提供的北洋军是清朝的王牌部队,为何感觉清朝却指挥不动这支军队?(北洋军是清廷的部队吗)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