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把孩子们怎么称呼?(在古代孩子怎么称呼)
一,古代把孩子们怎么称呼?
古代对小孩子的称呼有赤子、襁褓、孩提、始龀、垂髫、总角、黄口、幼学、豆蔻、及笄、束发。古时人们对不同年龄的孩童,会用不同的年龄称谓,这些在诗词中也常有体现。从“赤子”到“束发”,泛指0岁到15岁的孩子。
古代小孩子的称呼
赤子:“赤子”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原话是:“含于德厚,比于赤子”,唐代古经学研究家孔颖达解释说,“子生赤色,故言赤子。”意思是婴儿刚生下来,是赤色(红色)的,所以称为“赤子”,后来因为婴儿的心灵最纯洁,始终离不开父母,因此引申将品德高尚、对国家一片忠诚的人叫做“赤子”。
襁褓:泛指1岁以下幼童。“襁褓”一词,指的是不满周岁的儿童。襁,指的是背负婴儿的宽带子,褓,指的是婴儿的小被子。古时候人们劳动时间多,婴儿又离不开父母,于是父母就用小被子包裹着婴儿,再用一条宽带子绑在背上,带着孩子行动。因为背负着孩子,人们常说带着襁褓,慢慢就将襁褓作为不满周岁的儿童的称谓了。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指2—3岁的儿童。这里的“孩”,不是“孩子”的意思,而是幼儿笑时发出的“咳咳”之声,幼儿“咳咳”地笑出来后,非常可爱,因此大人们便会将他从被子里“提”或“抱”起来,孩提的意思是,在孩子“咳咳”发笑的时候提抱起来的意思。
始龀:男孩8岁,女孩7岁。根据生理状况,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垂髫:髫,自然下垂的头发的意思,在古代,儿童在七、八岁的时候,头发不加梳理,自然下垂,即垂髫。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有一句话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的垂髫就是这个意思。
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古代儿童在八九岁时就要梳理头发了,这个字就是“髦”(máo),它的意思是幼儿垂在前额的短发。
黄口:指的是十岁以下的兒童,这里是将小孩比喻成小鸟了,小鸟们的口都是黄颜色的,黄口之鸟,就是小鸟。
幼学:指十岁的孩童。《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植物名称,豆蔻花未大开时就显的非常丰满,故俗称为“含胎花”,因此也就成为少女的象征。用豆蔻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源于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诗《赠别诗二首之一》,诗中这样说: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及笄:及笄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二,古代把孩子称为什么
古代对小孩子的称呼有赤子、襁褓、孩提、始龀、垂髫、总角、黄口、幼学、豆蔻、及笄、束发。古时人们对不同年龄的孩童,会用不同的年龄称谓,这些在诗词中也常有体现。从“赤子”到“束发”,泛指0岁到15岁的孩子。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爱游戏攻略网提供的古代把孩子们怎么称呼?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相关文章
相关资讯
- 怎样在暑假期间赚点钱?(暑假期间如何赚钱)
- 《猫和老鼠》算不算动画片中的经典?(《猫和老鼠》算不算动画片中的经典台词)
- 平成系奥特曼之中有哪些感人片段?(有什么关于平成系奥特曼的电影)
- 拳皇可以在手机上玩吗?(拳皇可以在手机上玩吗知乎)
- 腾讯游戏"16➕"试点即将启动,年满16岁才可登录游戏,对此你怎么看?
- 视频活动|儿童节,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礼物?(儿童节礼物排行榜top10)
- 生活陷入低谷时,你会如何突破困境呢?(生活陷入低谷时,你会如何突破困境呢作文)
- 回顾童年,在没有手机电脑的年代你儿时都玩过哪些游戏?(儿时手机游戏都有哪些游戏)
- 在农村暑假都是怎么过的呢?(农村学生暑假怎么过)
- 假期是提高成绩的好时机,家长要如何帮孩子做好假期学习计划呢?